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一批又一批的扶贫干部驻扎到第一线,用行动彰显着他们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区新城区管委会的驻村工作队是在怎样践行扶贫的初心和使命的? 【现场同期声 有病虫害一定要打药,一定要控制……】 一大早,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就来到石溪镇五星村一组村民张建国的庄稼地里,查看朝天椒的长势,叮嘱张建国定时除草,预防病虫害。张建国告诉我们,他种了三亩多的朝天椒,虽然还没到上市的时候,但他对收入已是心中有数。 【同期声 五星村一组村民 张建国:我辣椒种了三亩多,当时他们宣传的是(每亩)2000到2500(元)之间,我种三亩多估计(收入)在5000到6000(元)之间,今年这个状况从挂果来看是差不多的。】 张建国的底气,来源于驻村工作队给他吃下的一颗定心丸。早在今年初,通过驻村工作队的牵线搭桥,村民们就和收购商签订了合同,以每斤1块5的保底价进行收购。在驻村工作队的动员下,全村贫困户共种植朝天椒43亩,预计产值8万元左右。 除了种辣椒这一项收入外,张建国还是当地有名的养殖大户,生猪养殖规模已经达到了100多头。目前,他家顺利脱贫摘帽。张建国说,他的猪场能办起来,多亏了驻村工作队的帮助。 【同期声 五星村驻村工作队队员 朱柯宇:我们在走访的时候到他家去,他给我们反映需要资金扩大养殖规模,我们就联系银行给他办无息贷款,给他贷了五万块钱,不到一个星期的情况下就贷下来五万块钱,他的生猪养殖从开始的五十头扩大到现在的一百头。】 据了解,五星村共有建卡贫困户40户,像张建国这样已经脱贫的有39户,还有1户未脱贫。在这贫困户家中,主人老李正忙着给新家安装电线。他告诉我们,二十年前的一场意外导致他腿脚落下残疾,只能做点手艺活,父母又年老多病。考虑到他家的实际情况,驻村工作队瞄准了“两不愁三保障”相关政策,为他们申请了异地扶贫搬迁,保障他们一家人的住房安全。 【同期声 贫困户 李家木:全部是国家(出的钱),记者:你们自己修房子得行吗?李:那不得行,没得办法。我那边的房子他们都是看到的,要垮要垮的,天上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 光有新房子还不够,为了帮助李家木一家解决生计问题,驻村工作队也在积极帮助他们寻找就业门路。 【同期声 五星村驻村工作队队员 杨斌:家木哥虽然有残疾,但是有一定的技术,我们在重庆推荐他找到一个工地,安装水电工的岗位。还有就是他的儿子李兴龙,因为比较年轻,我们推荐他去参加数控机床的学习。】 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是五星村驻村工作队一直以来坚持的工作准则,只有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找准症结,对症下药,才能让贫困家庭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 【同期声 五星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 胡云峰:比如产业发展、扶贫小额贷款、提供就业岗位,这一系列的帮扶措施,现在我们贫困户人均收入已经达到4500元左右。】 为了巩固脱贫成果,驻村工作队还将在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壮大产业发展以及C、D级危房改造等方面下功夫,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